本科生招生

华中科技大学化学强基专业培养方案简介

作者:  发布:2025-03-31 19:01:42  点击量:

化学与化工学院的学科发展定位为“强化交叉,支撑工医优势;追求卓越,占领学术前沿”,本科设有应用化学、化学两个专业。

学院始终以培养基础坚实、创新意识与能力强、家国情怀深厚的化学创新人才为目标,秉持“志趣驱动、科创引领”的育人理念,注重夯实学生的数理基础,强化掌握化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创新性思维和较强的国际化交流能力,善用所学知识解决化学及其相关领域难题。经过多年探索形成了多维度创新意识和能力提升模式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我校化学学科ESI排名前进到全球前100名,是我校第五个进入世界1‰的学科。

一、基本情况

1、专业简介

华中科技大学化学强基计划实验班以国家重大需求为牵引,依托国家级科研平台,实行“三制三化”教育,本研衔接,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化学基础坚实,具有化工基础知识,创新实践能力强,能解决国家关键科学技术问题的高层次人才。

2、衔接方向

化学强基专业的本研转段专业范围包括服务高端芯片、智能制造、新材料、先进制造等国家战略重点领域的化学、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物理与化学和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二、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

培养目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化学基础坚实,具有化工基础知识,创新实践能力强,毕业后逐渐成长为能解决国家关键科学技术问题的高层次人才。

毕业要求:1)热爱祖国,身心健康,具备良好的敬业精神、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有能力服务社会。(2)能融会贯通所学化学基础理论知识,熟练运用所学的实验技能。胜任各大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应用研究、科技开发、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以及科研部门和学校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3)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善于与国内外同行进行广泛交流,具有创新意识,能成为单位的技术与管理骨干。(4)具有国际视野、能跟踪学习化学前沿知识,拥有终生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三、学制和学位

学制:3+1+X(X为研究生学习年限)

学位:可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转段后可授予理学硕(博)士学位或工学硕(博)士学位。

四、培养模式

强基计划国家重大需求为牵引,依托国家级科研平台,实书院制、导师制、学分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本研贯通培养模式,实施分段考核评估,学籍动态管理,不能通过考核评估的同学,流动到同年级化学专业;空缺人数由学院同年级其他班级遴选综合表现突出的学生转入。

聘请责任感强的优秀教师担任班级导师,负责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培育、思想动态调适、个人发展规划指导等方面的日常指导,聘请学术大师、高水平教授授课并担任学术与科研导师。

学院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设立专项经费支持学生到国内知名高校或研究机构交流学习,并为每名学生建立培养档案,详细记录其成长过程并进行跟踪管理。

五、课程设置

1、素质教育基础课程

包括思政、语文、英语、计算机、体育类必修课程及涵盖“思维与方法”、“文学与艺术”、“沟通与管理”、“历史与文化”、“经济与社会”、“科技与环境”六个模块的选修课程,培养学生价值判断能力,掌握科学方法论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学科(专业)基础课程

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基础类必修课程,通过规范精炼的知识体系使学生掌握扎实数理基础和化学基础理论。

3、专业课程

包括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等专业核心课程及化学前沿技术、化学生物学等专业进阶课程,培养学生专业素养,掌握化学学科核心理论及综合实践专业技能。

4、特色课程

通过科学思维与研究方法、科研认知实践科学训练、创新实践等特色课程构建“基础-综合-科研训练”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为学生创造更多进实验室、进课题组机会,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技能独立完成科研项目的创新实践能力。

 

六、配套保障

在国家相关政策支持下,学校坚持以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为目标,强化教育、科技、人才协同,秉承“顶天立地、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为学生选拔、培养、评价和管理等提供政策支持,在师资、经费、平台、资源等方面予以条件保障,同时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促进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具体如下:

1.师资队伍

化学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研究方向分布均衡,现有专任教师101人,包括教授69人,副教授29人。化学学科现已形成一支以国家级人才(院士2人、杰青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2人、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3人、国家级青年人才24人,省部级人才64人)为骨干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2.教学条件

学院建有湖北省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与省级虚拟仿真实验课程2门。2023年,“志趣驱动、科创引领:化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获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

3.科研平台

学院建有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111引智基地”、2个省重点实验室、1个省工程中心;共建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中心、1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联合校内8个国家级平台和校外9个中科院研究机构,彰显理、工、医交叉特色,整合资源以提高科研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支持。

版权所有 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COPYRIGHT 2014-2021
通讯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华中科技大学西一楼208室
邮编:430074
联系电话:027-58868736
学院邮箱:hustchem@hust.edu.cn

  •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