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华中大讲坛】解孝林: 科研与教学并进

作者:  发布:2015-12-02 23:23:33  点击量:

 

1127日晚,我校土木学院第十八期名家足迹”——诚信、创新、构筑师生共同体的讲座在西六楼五楼报告厅举办,由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化学与化工学院院长解孝林担任主讲嘉宾。走下讲台,站在离观众较近的地方,他谈到:担任华中大研究生院院长已经87天了,而今天站在这里给各位研究生作报告,还是感到诚惶诚恐。解孝林略带幽默的开场白,带动了现场氛围并迅速进入了今日的话题——诚信、创新,构筑师生共同体。

 

科研学术: 诚信与创新是关键

    “建国6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呈跨越式的发展态势,由精英化走向大众化。解孝林教授谈到,“从本科生的知识背景来看,仅读完本科是不够的。哪怕单从个人的发展来看,读研也是必需的。

讲座一开始, 解孝林就直接指出了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性。常务副校长邵新宇曾经说过如果将学校比喻是一座大楼,本科生教育决定了大楼的基础,研究生教育决定大楼的高度。因此,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都需要研究生教育。而在他看来,研究生教育的关键就在于诚信和创新。同时,与美国相比,中国高等教育的不足也正是在于诚信与创新。

诚信体现在科研与学术的众多方面。解孝林强调:适当引用与抄袭的区别在于前者仅限于说明某个问题,而且引用不构成引用人作品的主要部分或者实质部分。在此处,他还阐述了综述的特征与要求、编和著的性质和引用规定等等。

 此外,他通过三个案例分析,从反面指出常见学术不端行为的界定: 抄袭和剽窃,伪造和篡改,以及一稿多投和重复发表。在告诫大家坚守学术诚信的同时,他讲述了王淦昌院士观察到的特殊现象不属于重大发现,但由于王淦昌坚持了科学态度,从而避免了可能的笑话。

而谈及创新,解孝林指出,中国高校以国家战略目标为导向,对接国家需求,完成科研任务;而鲜有以个人兴趣为主要导向的研究生,且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尤为不足。数据表明,以提升就业竞争力为入学动机的研究生比例近一半,而真正有学术志向的研究生仅占约四分之一。因此,创新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相长:构筑师生共同体

  在习主席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前,我就提出了构筑师生共同体,在这点上我是早于习主席的。解孝林笑着说道。而其中所提到的构筑师生共同体是解孝林提出来的针对研究生与导师关系的最佳状态。所谓师生共同体就是研究生与导师在学术科研过程中实现教学相长,共同进步。讲究师生平等,研究生与导师实行双向选择也是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在学术机构中,除了个人创新与科研能力外,你的导师网络别人也是比较看重的,就像我们一起注重校友网络一样。他建议同学在读研选择导师时,要以个人发展方向和兴趣为主,同时也要考虑到导师的学术影响力,从而为自己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导师。

而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我个人认为如果一个学生没有培养好,教师要承担大部分的责任。而作为导师,就是为学生指引方向,而路该怎么走就是要学生自己去探索了,就像《致加西亚的信》中的罗文一样。导师为学生做好选题,以身作则影响学生,鼓励学生去独立,剩下的就是学生该做的了。

他提到他的两位楷模,一个是他的学术楷模杨挺青教授,以严谨认真的学术作风深深地影响了他,对于恩师对我严谨的态度的评价,我颇有感触。而另一个则是他的事业导师和国际合作者米耀荣教授,给他事业上提供了很多帮助。

而他认为,作为学生要敢于质疑、敢于批判。我的小孩在小学的时候,把老师的话当作圣旨,我指出了作业的错误,他却说老师就是这样讲的,于是我告诉他说教材也会出错的,后来他含泪把答案改了过来。但是后来,他就不断地去发现寻找老师或者教材的错误,我又告诉他,当发现错误时要反复小心验证,不要怀疑一切都有问题。因此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同时要注意的把握,既要批判也要反复小心。

不仅需要一个好老师,还需要自觉的学生。师生之间的相互影响,才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成长氛围。总之,就是要老师像老师,学生像学生,才能实现共赢。解孝林最后总结道。

 

链接:解孝林,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创新研究院、化学与化工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功能高分子、高分子复合技术与加工流变学的研究,2005年获湖北青年五四奖章,2008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0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一)。在教学育人方面,2008年被评为我最喜爱的导师2009三育人奖,20151月被评为职引人生导师

(转载自华中大新闻网)

版权所有 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COPYRIGHT 2014-2021
通讯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华中科技大学西一楼208室
邮编:430074
联系电话:027-58868736
学院邮箱:hustchem@hust.edu.cn

  •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