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首页  >  心理健康  >  正文

    “迁怒于人”的根源

    作者:  发布:2014-11-17 13:58:50  点击量:

    动物心理学家正在实验室对鸽子进行研究。实验之前,研究人员已掌握如下事实;饥渴的鸽子可以轻松学会采用“啄木条”的方式索要食物。因此研究人员在鸽笼内放置一小木条。每当鸟喙触到木条,一些谷物颗粒便会撒入其中,鸽子就会得到食物。 
         哈维就是这样一只会讨食的鸟。研究人员在鸽笼内点亮一盏绿灯并供给食物,哈维表现得异常兴奋。然后研究人员把光线由绿变红,并且在哈维“啄木条”时不给予食物。多次训练之后,哈维学会了等待。虽然灯光变绿之后,它会讨取更多的谷粒,但是在红色光线的照射下,哈维表现得急躁不安。在等待灯光变绿的过程中,它不断地来回踱步,转圈,显得非常不耐烦的样子。

         实事上,这只鸽子已经怒气十足。

         接下来,研究人员把另一只鸽子和哈维关在一起。为了不干扰哈维的行为,这只未受过训练的鸽子双脚被牢牢捆住。哈维似乎对它漠不关心,只要绿灯亮起,哈维就自顾自地进行啄食,与这位新伙伴保持融洽的关系。

         然而,就在绿灯熄灭,红灯亮起之后,哈维瞟了一眼同伴,迅速杀死了它!

         哈维的暴行震惊了专家。陌生伙伴,红色光线和停止喂食之间有任何关系吗?对于人类来说,三者毫不相干。然而对于这些受过训练的鸽子,陌生的伙伴意味着红灯亮起,以致食物停止供给。

         哈维的故事蕴含这样一个道理:和他人,尤其是那些与我们亲密的人相处时,人的本性使得我们极易表现出“哈维式”的行为。不论挫折来自哪里,我们总爱把怒火撒向他们。

         诚然一个人所说的:“我太情绪化,太容易迁怒于人。心情不好的时候,谁和我说话,都是人家欠了我500块钱的表情,久而久之谁受的了?”

         其实,每个人内心都有一只“哈维”,一旦遭遇挫折和打击,身边的人便会遭殃。每个人都有心情不好的时候,引起心情不好的因素也非常多,但是有一种核心因素是利益受损而引起心理失衡。既然心理失衡了,自然要找一个东西来平衡一下,首当其冲当然是身边的人和物了,迁怒于人是一种即时的应激反应,也是暂时的行为失控,在这种情况下,人的判断力会出现误差,甚至失去,进入自我中心意识的误区。自我中心意识就是一切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不从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总是认为自己是正确的,觉得自己的不顺都是别人造成的。所有陷入了自我中心意识误区的人非常容易情绪化,而情绪化会妨碍人的理智,妨碍人清醒的认识问题,以及妨碍人们相互理解和宽容。要克服自我中心意识,就必须学会心理换位,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作为人类,我们既然骄傲于自己的学习本领,就应该从哈维的身上汲取教训。在人际交往中,首先要防止自己迁怒于人,其次是如果别人迁怒于你,你也应该给予理解和宽容,不让其引起连锁反应。这样做起码可以让我们的亲人和朋友都能享受应有的舒适和安心。(转载自《青年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