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

首页  >  学生活动  >  学生活动  >  正文

三下乡笔记 | “乡村稼穑情,振兴中国梦”实践队修水之行启航

作者:  发布:2022-07-20 11:04:47  点击量:


修水之行——黄溪村


大巴车摇摇晃晃。看着窗外的蓝天白云,我们赴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乡村稼穑情,振兴中国梦”暑期社会实践队的江西修水行正式开始。


第一天我们来到的是马坳镇黄溪村,这是一个乡村振兴示范村。黄溪村位于东津水沿岸,背靠小山,随着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村里的乡民居住面貌焕然一新。


1从土瓦房到别墅林立


从书记口中得知,脱贫之前,零零散散的土瓦房遍布黄溪村,一千二百口人住在旧的建筑里。在乡村书记等人的带领下,黄溪村的脱贫攻坚日益推进,一千二百口人的住房问题立即得到改善。黄溪村规划居民区域布局,将零散的土瓦房进行改造。走访村落时,我们看到整齐排列的三层式楼房,外表整齐美观。


在参观走访有机果蔬大棚和养蚕产业时,我们发现,黄溪村的乡道宽阔,交通便利。村书记解释道,建设好基础设施,是为改善住房打好“地基”,为产业发展“铺路”。走访过程中,也有不少村民向我们招手微笑,讲述着他们自己脱贫之后的生活。

——肖俊彬


2从贫困户到桑蚕致富


蚕桑产业是黄溪村的特色产业。不巧的是,我们到达时恰逢黄溪村的“休蚕期”,当地每年养蚕分为两个时期,上半年截止至628日左右,下半年的养蚕期从825日开始。虽然没能亲眼看见可爱的蚕宝宝。但在陈书记的带领下,我们见到了一排排整齐的桑枝,颇具规模。


在村民口中我们得知,他们每年会从政府那里购入优质蚕种,通过这里独特的省力化养蚕大棚运作,养蚕、结丝、加工一条龙,快速产出优质的蚕丝。而这些优质的蚕丝又会由政府统一收购以供后续应用。在这样的优惠政策下,一对夫妻光靠养蚕每年就能获得七至八万的收入。

——徐颖


3从坟墓场到果蔬大棚



当提及黄溪村的过去,陈书记说:“这里曾经是一片坟墓场,后来这里的齐书记颇有远见,将这片荒山野岭开荒,这才有了如今的盛况。”当山野被开荒,当地百姓开始因地制宜,发展起了果蔬种植业,建成了“黄溪生态有机绿色农业示范园”。


“筐封紫葡萄,筒卷白茸毛。”黄溪村种植了一片夏黑葡萄田,粒粒圆润,颗颗饱满,紫色纯深。虽只有三十几亩,但村内县内自产自销,自给自足,实在是难得的一份夏日清爽。在陈书记带邻下,队伍还绕村参观各个果蔬大棚:红心火龙果七月挂果,结在芦荟似的绿色肉质茎上;红宝石柚子还只有鸡蛋大小;还有稀奇的红美人柑橘:不必剥皮,放在手里揉一揉,用吸管便可吸汁儿,像果冻一样,难怪又名“果冻橙”。水果够多,蔬菜也不甘下风:深绿的线椒挂在翠绿的植株上,网球样儿的小南瓜圆滚滚地睡在篮子里,苞谷长在高高的玉米杆子上,爽脆的黄瓜结得正盛。

——邹美

# 黄溪村宣传牌

当乡村建设在党的引领下越建越好,当老百姓的生活在乡村振兴战略的驱动下焕然一新,这里恍若成了世外桃源。在黄溪村,老百姓丰衣足食,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美,水美,人美,生态也美,何不心向往之?


总结感悟

此次社会实践不仅让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因为乡村振兴战略,广大乡村地区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更是让我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在实践中,我们实践队不怕苦,不怕累,冒着烈日考察,锻炼了自己的意志,也坚定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决心。